《梁家河》学习体会

发布日期:2018-06-30
【字体:打印

《梁家河》学习体会


习近平总书记曾说:“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。不要小看梁家河,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。”这本承载着梁家河“大学问”的书,近日引发了全国各地学习的热潮。

书中第一部分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与关心牵挂;第二部分讲述了青年习近平带领村民打坝造田、建沼气池、成立铁业社、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、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,在逆境中成长,在窑洞里读书求知,在实干中坚定理想信念的历程;第三部分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的朋友们获得了哪些人生“大学问”,这些“大学问”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;第四部分通过记录梁家河40多年来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,展现了梁家河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认真阅读完《梁家河》一书,我深受鼓舞和启发。由衷渴望能够汲取到这些强大的力量。

一、深厚的为民情怀

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从梁家河走出的习近平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“黄土地的儿子”,感受到了他“为人民做实事”的坚定信念,坚韧不拔、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炽热的爱民、为民情怀!从带领群众建沼气池、打堤坝、开铁业铺等实实在在的事情中,赢得了群众的信任,这其中的过程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,但习近平就是凭着对群众的感情,一心一意为大家,让梁家河的人民过上了一天比一天好的日子。学习本书,就是要学习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。立足本职工作,牢记宗旨和使命,将幸福林带项目打造成为百年工程、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,为西安城市发展建设尽最大努力。

二、敢于担当的勇气

“敢说、敢做、敢担当”是梁家河的乡亲们对青年习近平的一致评价。当年,习近平做事“有决心、有毅力,轻易不说出口,只要说出口的话,只要认定了的事,他就坚持到底”。打坝、办沼气、办代销店等,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他都能想办法克服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总书记带领全党直面问题和矛盾,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,以钉钉子精神逐步深化,实现了党风、政风、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。这背后的顽强意志品质和强烈责任担当,是青年时期就养成的。我们工作中也有应接不暇的问题、困难,更需要敢于担当,牢记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,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,敢于较真、敢于碰硬、敢于直面矛盾,争当迎难而上、攻坚克难的勇士。

三、干事创业的方法

书中讲述的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,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人生境界,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。“做行动上的巨人”、“一碗水端平”、“人来到世上,就是要为人类做好事”、“要想办法巧干,避免苦干”······这些曾经受过习总书记深刻影响的人们,在他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,为当地人们群众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。我们现在,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宽广的天地,如何在平凡和琐碎中书写人生的精彩,为国家发展、为人民群众和我们的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,书中给出了答案——“脚踏在大地上,置身于人民群众中,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,很有力量”。

人生因梦想而激昂,因拼搏而精彩。通过学习我将把“梁家河精神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相结合,贯彻到日常工作中,进一步增强政治觉悟。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,尽职尽责、勇于担当,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推动幸福林带工程建设,确保项目建设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,让幸福林带成为大西安的新亮点。


(范明月)

中建集团微信

中建丝路微信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  |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  |  中建丝路纪委监督举报

Copyright ©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