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表彰大会在深圳召开。会议对第十六届“中国钢结构金奖”(第一批)项目进行表彰,中建丝路陕西国际体育之窗(全运会赛事指挥和新闻媒体中心)工程荣获第十六届“中国钢结构金奖”。该荣誉是继“西安市体育中心外围提升改善道路项目”之后再次获得此次荣获,将进一步增强品牌影响力,彰显品牌价值!
陕西国际体育之窗(全运会赛事指挥和新闻媒体中心)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唐延路南段与科技八路十字交汇处东南角,总建筑面积37.15万平方米。项目以万维绿洲为设计理念,以独一无二的“一心”(城市历史文化中心)加“二核”(核心商圈、核心生活)打造西北首个多功能复合型体育综合体。
工程由3栋主塔楼、4层合围式裙房组成,工程总用钢量26000吨。整体建成后为集商业、五星级酒店、甲级写字楼等业态的城市综合体,能够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,切实带动西安市区域经济稳步增长。
作为十四运会的“最强大脑”,全运会期间,体育之窗为赛事筹备、组织、建设、运行到赛后评估全流程各阶段提供监测、指挥、控制与协调、保障服务,为第十四届全运会提供转播信号、传输调度、收录分发、制作编辑、节目生产等服务,圆满完成十四运赛前筹备和赛事维保工作任务,屡次受到十四运组委会及业主方书面嘉奖。
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陕西国际体育之窗(全运会赛事指挥和新闻媒体中心),一同建证项目建设亮点!
预应力鱼腹梁装配式钢支撑支护体系
预应力鱼腹梁装配式钢支撑支护体系(IPS)是一种深基坑内支护的创新支护体系,通过鱼腹梁弦上的钢绞线施加预应力,形成大跨度围檩结构,经与角撑、对撑组合,形成平面内预应力支撑体系。相较于传统支护具有造价低、工期短、位移小、可靠性高、施工空间大、绿色环保等优势,可在陕西地区推广使用。
173米跨复杂深基坑预应力组合钢支撑施工技术
创新采用预应力鱼腹梁组合钢支撑与173m预应力超大跨混凝土支撑组合的受力体系,通过对钢绞线进行张拉,施加预应力,张紧的钢绞线对组合支撑结构体系产生反作用力,从而使组合支撑体系产生较大的抗弯刚度,抵抗基坑的横向弯曲变形,达到受力要求,成功解决复杂工况下超深、超大基坑的支护难题。
超高层顶部结构的测量定位施工技术
该技术创新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,在垂直方向上多次连续摄影,结合最小二乘法拟合定位;同时在水平方向上使用高重叠度的无人机倾斜摄影,使用Smart3D空中三角测量解析、建模定位两种方式相结合,相互校验,解决了难以架设测量仪器的难题,实现了精准定位。
BIM模拟施工
为保证赛事指挥中心按期入驻运行,体育之窗裙房钢结构安装必须在2020年6月30日完成。面对仅有30天的工期,项目团队科学统筹、连班作业,针对现场吊装设备难以安放、构件运输通道受限、重型屋面结构主桁架最大跨度41米、单榀桁架最重达40吨等实际情况,采用BIM模拟施工进行可视化交底,采取汽车吊上楼面、增设钢桥倒运、优化桁架腹杆连接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。通过改进桁架腹杆连接方式加快安装速度,最终提前3天实现裙房钢结构封顶。
期间累计完成裙房4836件钢构件和 4600平米压型金属板安装,保证了第十四届全运会“最强大脑” 全面顺利投入运行。
在后续施工中,项目团队克服工期紧张、场地受限等不利因素,创造了最快“2天1层”的安装速度,2021年5月28日,2号楼体育商务大厦主体结构封顶,2022年3月18日,项目提前3天全面封顶,保证了项目的高品质交付。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、实用新型专利4项,获国家级BIM应用奖1项、省部级QC成果奖4项、省部级BIM应用奖2项,发表论文7篇。同时,项目先后获评陕西省文明工地、陕西省优质结构、全国AAA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、国际安全奖、钢结构金奖等各类荣誉,履约品质获各方高度认可。